世界快看:2023年组织行为学自考书主要讲了些什么内容?

2023-05-09 10:07:32 来源:继续教育网

《组织行为学》课程是自考试公共关系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自学应考者掌握组织行为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巧而设置的一门操作性很强专业基础课。

点击进入:自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


【资料图】

本课程重点介绍了组织行为学的基础组织、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等内容。主要包括组织行为学概述、认知与情感、个体的态度和价值观、个体的需要和激励、群体行为的基础——群体心理、团队建设与团队管理、信息沟通、冲突及其管理、领导行为、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组织改革等。本课程的命题也将充分体现该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自学应考者能够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并能用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的工作中加以应用。

Ⅱ、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篇基础篇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论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组织的结构

一、什么是组织

二、组织结构的设计

第二节管理的基本特征

一、管理者角色

二、管理与环境

第三节组织行为学与组织中的人

一、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二、组织行为学发展简史

二、考核要求

第一节组织的结构

1、识记:(1)什么是组织;(2)组织中的四大要素:财、物、信息和人;(3)现代组织设计的趋势;(4)组织结构的概念:所谓组织结构是关于组织在运作中涉及的目标、任务、权力、操作以及相互关系的系统;(5)组织结构图;(6)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2、领会:(1)传统的组织设计原则;(2)传统的组织设计的优缺点;(3)行为分析的组织设计的原则;(4)行为分析的组织设计的优缺点

第二节管理的基本特征

1、识记:(1)管理者的基本职能;(2)管理者角色的种类;(3)管理者的技能;(4)环境的概念;(5)环境的层次性;(6)环境的类型

2、领会:环境对管理的影响

第三节组织行为学与组织中的人

1、识记:(1)什么是组织行为学;(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难点;(4)组织行为学理论发展的主要阶段

2、领会::(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原则;(2)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3)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4)麦克雷戈的X-Y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研究的设计

一、研究的分类

二、研究中的变量

三、研究中的主要设计

第二节研究的基本术语与研究方法

一、基本术语

二、实验法

三、观察法

四、案例研究法

五、调查法

六、测量法

第三节研究的数据基本分析(不作考试要求)

第四节研究论文的撰写

一、研究论文的基本内容

二、撰写研究论文的注意点

二、考核要求

第一节研究的设计

识记:(1)定量研究;(2)定性研究及意义;(3)理论研究及意义;(4)应用研究及意义;(5)研究中的变量;(6)研究中的实验室实验设计、现场实验设计、调查研究设计和案例研究设计

第二节研究的基本术语与研究方法

1、识记:(1)研究的基本术语(主试、被试、假设、因果关系、相关系数、理论);(2)实验法的概念;(3)观察法的概念及分类;(4)案例研究法的基本定义及分类;(5)调查法的基本定义及分类;(6)测量法的特点

2、领会::(1)实验法的特点与意义;(2)观察法的意义;(3)案例研究法的意义;(4)调查法的特点

3、应用:测量法有组织行为学研究中的运用

第四节研究论文的撰写

1、领会:撰写研究论文应注意的问题

2、应用:如何写作研究论文

第三章未来组织的特点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员工多元化

一、员工多元化的特点

二、员工多元化的维度

三、员工多元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管理灵活化

一、管理灵活化的特点

二、灵活化的基础

三、灵活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二、考核要求

第一节员工多元化

1、识记:(1)什么是员工多元化;(2)同化的概念;(3)员工多元化的主要维度与次要维度

2、领会:(1)员工多元化对管理的影响;(2)如何评价员工多元化

3、应用:员工多元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管理灵活化

1、识记:(1)什么是管理灵活化;(2)灵活化的基础:扁平化和网络化;(3)组织结构的网络化

2、领会::(1)灵活化对管理的影响;(2)灵活化的意义;(3)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特点;(4)灵活化对个体行为的积极影响;(5)灵活化对群体行为的积极影响

3、应用:灵活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第二篇个体行为篇

第四章个体行为的基础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个体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不作考试要求)

第二节个体行为的社会学基础

一、个体的社会化

二、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个体行为的心理学基础

一、个体行为的心理倾向

二、个体行为的心理特征

二、考核要求

第二节个体行为的社会学基础

1、识记:(1)社会化的概念;(2)社会教化;(3)影响个体行为的环境

2、领会::(1)社会化的内容;(2)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第三节个体行为的心理学基础

1、识记:(1)动机的概念;(2)挫折与冲突;(3)兴趣及特点;(4)理想和信念;(5)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6)气质、特点及类型;(7)性格及特征

2、领会:(1)个体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2)动机的功能;(3)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4)性格的特征

第五章认知与情感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认知与智力

一、个体的感知与注意

二、记忆与表象

三、思维与语言

四、个体的智商及其测量

第二节情感与情商

一、情绪与情感

二、情商

二、考核要求

第一节认知与智力

1、识记::(1)认知;(2)感知;(3)注意及其功能;(4)注意的特征;(5)记忆及其过程;(6)记忆的类型;(7)表象及其类型;(8)思维及特点;(9)思维的主要形式;(10)语言的定义和分类;(11)影响语言交往的主要因素;(12)思维的基本过程;(13)智力及表示的方式

2、领会::(1)感知的基本特征;(2)记忆对于个体行为的作用;(3)表象的作用;(4)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过程

第二节情感与情商

1、识记:(1)情绪与情感;(2)情绪与情感的表现形式;(3)个体的社会性情感;(4)情商的概念及表现形式;(5)自我意识

2、领会:(1)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2)个体应如何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第六章个体的态度和价值观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态度及其转变

一、态度的一般论述

二、态度与行为

三、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第二节价值观及其重要性

一、价值观的一般论述

二、价值观的分类

三、价值观的作用

第三节工作满意度

一、工作满意度的一般论述

二、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三、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二、考核要求

第一节态度及其转变

1、识记:(1)态度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2)态度的转变;(3)服从、同化、内化

2、领会:(1)态度的特征;(2)行为对态度影响的三种理论解释;(3)态度的功能;(4)态度转变的五个层次;(5)影响个体态度形成的因素;(6)影响个体态度转变的因素

3、应用:态度形成与转变的一般过程分析

第二节价值观及其重要性

1、识记:价值观

2、领会::(1)奥尔波特对价值观的分类;(2)格雷夫斯对价值观的分类;(3)斯蒂芬·P·罗宾斯对价值观的分类

第三节工作满意度

1、识记:(1)工作满意度;(2)个体的公平感

2、领会: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3、应用: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第七章个体的需要和激励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需要及其产生

一、什么是需要

二、需要的产生

三、需要的分类

第二节激励的主要理论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第三节激励理论的应用

一、制定激励计划的步骤

二、激励方法

第四节员工挫折及其处理

一、挫折心理及其产生原因

二、挫折容忍力

三、员工遇到挫折后的表现及对组织的影响

四、员工挫折心理矫正

二、考核要求

第一节需要及其产生

1、识记:(1)需要;(2)动机;(3)形成需要的条件;(4)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5)外在需要与内在需要

2、领会:需要产生的原因和影响需要产生的因素

第二节激励的主要理论

1、识记::(1)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2)麦克里兰的需要层次理论;(3)斯金纳的强化理论;(4)正强化与负强化;(5)影响归因的因素;(6)目标管理

2、领会:(1)如何理解激励的概念;(2)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及评价;(3)麦克里兰提出的增强个体成就需要的四点建议;(4)改变不公平状态的六种方式;(5)公平理论关于与不公平报酬有关的四种观点;(6)波特——劳勒的激励理论模型的主要内容;(7)挫折理论的主要内容;(8)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对以后的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3、应用: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评价

第三节激励理论的应用

应用:制定激励计划的步骤

第四节员工挫折及其处理

1、识记:(1)挫折;(2)挫折容忍力;(3)精神宣泄法;(4)心理咨询法

2、领会:(1)挫折的意义;(2)影响人的挫折容忍力的因素

3、应用:(1)挫折感产生的原因和因素以及产生挫折感以后员工的表现;(2)员工挫折心理矫正的方法

第三篇群体行为篇

第八章群体行为的基础——群体心理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群体动力论

一、群体及其种类

二、非正式群体

三、影响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的因素

第二节人际关系及心理活动

一、喜欢

二、利他行为

三、攻击行为

第三节群体中的基本行为规律

一、凝聚力

二、士气

三、从众行为

二、考核要求

第一节群体动力论

1、识记:(1)群体;(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3)职能群体与任务群体;(4)工作群体与休闲群体;(5)非正式群体的种类;(6)群体行为与群体心理;(7)群体凝聚力;(8)群体领导者影响群体心理的方式;(9)影响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合群因素

2、领会:(1)群体的特征;(2)群体动力论的主要内容;(3)群体的发展步骤;(4)形式非正式群体的基础;(5)群体心理的特点;(6)群体规范的作用

3、应用:(1)非正式群体的作用;(2)管理者如何对待非正式群体

第二节人际关系及心理活动

1、识记::(1)喜欢及影响因素;(2)利他行为;(3)爱他性利他与补偿性利他;(4)攻击及特征;(5)攻击产生的基础

2、领会::(1)利他的特征;(2)紧急利他的特征;(3)利他的基础;(4)影响利他的因素;(5)如何减少员工的攻击

第三节群体中的基本行为规律

1、识记:(1)凝聚力;(2)士气;(3)从众行为及形式

2、领会:(1)产生从众行为的群体原因;(2)产生从众行为的个体原因;(3)从众的意义

3、应用:(1)影响凝聚力的因素;(2)如何提高员工士气

第九章团队建设与团队管理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团队与群体的异同

一、什么是团队

二、团队的类型

三、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四、团队的形成

第二节塑造高绩效团队

一、什么是高绩效团队

二、高绩效团队成员的角色分配

三、如何塑造高绩效团队

第三节团队管理中的问题与解决

一、团队管理中的冲突问题及其解决

二、团队管理中的信任问题及其解决

三、团队管理中的缺乏生气问题及其解决

二、考核要求

第一节团队与群体的异同

1、识记::(1)团队;(2)群体;(3)团队形成的五个时期

2、领会::(1)团队的特点;(2)团队建设的意义

3、应用:团队与群体的区别

第二节塑造高绩效团队

1、识记:(1)高绩效团队;(2)高绩效团队的主要角色

2、领会:(1)高绩效团队的作用;(2)高绩效团队的特点;(3)如何塑造高绩效团队

第三节团队管理中的问题与解决

1、识记:(1)团队管理中的冲突问题的种类;(2)流言蜚语;(3)团队成员建立信任的五个方面

2、领会:解决团队缺乏生气问题的主要方法

3、应用:团队目标与成员目标冲突产生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第十章信息沟通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信息沟通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信息沟通

二、信息沟通过程

三、信息沟通的类型

第二节信息沟通的网络

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二、网络与网络化

三、电子化信息沟通

第三节管理中的沟通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一、改进管理中的沟通

二、改进沟通中的组织因素

二、考核要求

第一节信息沟通的基本概念

1、识记:(1)信息沟通;(2)信息沟通过程的六个环节;(3)影响信息沟通过程的因素;(4)信息沟通的类型;(5)非语言沟通的主要形式

2、领会::(1)信息沟通的重要性;(2)下行沟通的作用

第二节信息沟通网络

1、识记::(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2)网络;(3)正式网络与非正式网络;(4)网络化;(5)电子化信息沟通;

2、领会:(1)非正式沟通的基本特征;(2)网络化的作用;

3、应用:(1)如何运用非正式沟通;(2)电子化信息沟通的作用

第三节管理中的沟通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识记:(1)管理层的沟通;(2)管理中的沟通问题

2、领会:管理层沟通的重要性

3、应用:如何改进管理中的沟通

第十一章冲突及其管理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冲突及其种类

一、什么是冲突

二、冲突的种类

第二节冲突的原因与作用

一、冲突的原因

二、冲突的作用

第三节冲突的管理

一、对冲突的传统管理

二、对冲突的现代管理

三、有效地利用冲突

二、考核要求

第一节冲突及其种类

1、识记:(1)冲突;(2)竞争;(3)冲突的层次;(4)冲突的类型;

2、领会:(1)冲突的特点;(2)冲突与竞争的关系。

第二节冲突的原因与作用

1、识记:(1)心理气氛;(2)竞争的主要资源

2、领会:(1)冲突的消极作用;(2)组织变革与冲突的关系

3、应用:(1)冲突的原因;(2)冲突的积极作用。

第三节冲突的管理

1、领会:形象交换法的主要步骤

2、应用:(1)对冲突的传统管理方法;(2)组织利用冲突的主要方法

第十二章领导行为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领导行为概述

一、什么是领导

二、领导者与管理者

三、影响力源泉和领导行为要素

第二节关于领导的主要理论

一、领导特质理论

二、领导行为理论

三、领导权变理论

第三节领导艺术

一、时间管理艺术

二、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

三、处事艺术

二、考核要求

第一节领导行为概述

1、识记:(1)领导者与领导行为;(2)影响力源泉

2、应用: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

第二节关于领导的主要理论

1、识记:(1)领导行为四分图;(2)管理方格图;(3)费德勒模型;(4)领导生命周期理论;(5)途径—目标理论

2、领会:斯托第尔关于有效领导者的基础

第三节领导艺术

1、识记: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

2、领会:(1)领导者的时间管理艺术;(2)领导者的处事艺术

第四篇组织行为篇

第十三章组织结构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

一、工作专门化

二、部门化

三、命令链

四、控制跨度

五、集权与分权

六、正规化

第二节组织结构的类型

一、金字塔型

二、距阵型

三、虚拟型

四、团队型

五、网络型

第三节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

一、机械结构与有机结构

二、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四因素

第四节组织结构与员工行为

一、组织结构要素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二、组织结构类型与员工行为

二、考核要求

第一节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

1、识记:(1)工作专门化;(2)部门化;(3)命令链;(4)集权与分权;(5)正规化2、领会: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组织结构的类型

1、识记:(1)虚拟组织;(2)网络组织;

2、领会:(1)金字塔组织的特征;(2)虚拟组织结构的特征;(3)团队组织的优点与限制;(4)网络型组织的特征

第三节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

识记:(1)机械结构与有机结构;(2)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四要素

第四节组织结构与员工行为

1、识记:员工参与管理

2、领会:组织结构要素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第十四章组织文化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组织文化概述

一、组织文化的概念

二、组织文化的内容

三、组织文化的类型

第二节组织文化的基本理论

一、Z理论

二、追求卓越理论

第三节发展高绩效的组织文化

一、组织文化的功能

二、哪一种文化更有效

三、发展适应性组织文化

第四节组织社会化过程

一、组织社会化的三阶段模型

二、组织社会化对组织的意义

三、影响新成员组织社会化的因素

四、如何通过指导使员工社会化

二、考核要求

第一节组织文化概述

1、识记:(1)组织文化的各种定义;(2)组织内部的主文化与亚文化;(3)组织文化的四个层次;(4)组织文化的类型

2、领会:(1)组织文化的基本特点;(2)组织文化的内容;

第二节组织文化的基本理论

1、识记:企业管理模型中的A型、J型

2、领会:Z理论的中心议题

3、应用:追求卓越理论关于卓越企业文化的八个方面

第三节发展高效的组织文化

1、领会:(1)组织文化的正功能;(2)组织文化的负面作用

2、应用:关于组织文化与组织绩效的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四节组织社会化过程

1、识记:(1)组织社会化;(2)指导

2、领会:(1)组织社会化的三阶段模型;(2)组织社会化对组织的意义

3、应用:(1)影响新成员组织社会化的因素;(2)如何通过指导使员工社会化

第十五章组织改革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组织改革概述

一、什么是组织改革

二、组织改革的模型

三、组织改革与价值观

第二节组织改革的动力与阻力

一、组织改革的动力

二、组织改革的阻力

三、减少对改革的阻力

第三节实施组织改革的对策

一、组织改革的症状

二、组织改革的程序

三、组织改革的管理方法

二、考核要求

第一节组织改革概述

1、识记:(1)组织改革;(2)各国管理学家对组织改革的定义;(3)组织改革的类型;(4)列文的组织改革模型

2、领会:(1)组织改革的目的;(2)组织改革的三种价值观

第二节组织改革的动力与阻力

1、领会:组织改革中来自组织的阻力;

2、应用:(1)组织改革中来自个体的阻力;(2)如何减少对改革的阻力

第三节实施组织改革的对策

1、领会:企业组织需要改革的症状

2、应用::(1)组织改革的程序;(2)组织改革的管理方法

Ⅲ、有关说明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进一步的贯彻落实,现就有关问题做出如下说明。

一、关于考核目标

为了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明确考核目标,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从而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还可以细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两个子层次。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是较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其中,“简单应用”是指在领会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一、二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综合应用”是指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组织行为学》,胡君辰、杨永康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全面系统学习教材的基础上,着重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各章的内容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自学应考者应者先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记忆应当识记的基本概念、名词,深入理解基本理论;其次,要掌握各章节之间的内容联系,注意分清相近的概念,相似的问题,并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再次,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并有计划、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但切忌孤立地东抓一点,西抓一点。为此,要求自学者要反复通读、精读教材,在全面掌握的基础上抓重点和难点。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自学教材时,应当将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同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析研究,对照比较,从而更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教材内容,不断增强实际应用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学习和钻研指定的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不同特点,明确自学的要求。同时,要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掌握重点和难点,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方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之间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领会和运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结合起来,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因为重点和一般是相互联系的,不然截然分开。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甚至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苦干要求

1、本课程命题考试,应根据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和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全书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2、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20%,领会占50%,应用占30%.

3、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可以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分值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

4、本课程考试命题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发现题等。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可参照大纲附录。

推荐阅读:

河南驻马店2023年4月自考成绩查询时间:5月15日公布

现在做什么工作有前途

自考本科申请学士学位的条件是什么 有什么好的申请方法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