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播报:用动人舞姿连通古今情感(艺海观澜)

2023-06-09 10:05:24 来源:人民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古典舞向来是与古为新的。在宽广的时代舞台上,舞蹈不仅是传达审美的艺术形式,也是连通古今的文化载体。

舞者在蜿蜒流水的河畔翩翩起舞,观众仿佛看到一幅生动的古代壁画。在古典舞《散乐图》中,舞者服饰明艳,幞头插花,优美舞姿展现人物豪放直爽的性格。搭配民族乐器富有特色的演奏,传统乐舞款款走进观众内心。不久前,我参与编导的这部舞蹈作品赢得观众好评,获得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终评第二名的成绩。

不只《散乐图》,中国古典舞越来越多地与文物和古典诗词“梦幻联动”,展现出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相融合的艺术魅力。这既体现出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也为舞蹈艺术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怎样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曼妙舞姿,引发观众共鸣?

其实,中国古典舞向来是与古为新的。古典舞不是简单重现、复刻古代人的舞蹈动作和场景,而是在充分吸收借鉴古今中外艺术成果后形成的一种舞蹈。舞蹈是动作和形体的艺术,怎样体现传统的味道?首先是向戏曲这一民族文化瑰宝学习,通过创造性地转化唱、念、做、打,创新舞蹈形式。上世纪50年代,中央戏剧学院成立中国古典舞教研组,请来戏曲演员教学生踢腿、下腰等基本功,将戏曲动作、文武戏等元素融入古典舞编排中;在配乐上,组合编排适合搭配舞蹈的曲牌,尽可能保持古典舞的民族特征。

只有形式上的借鉴还不够,动作、节奏等舞蹈元素的内涵也要有民族审美特征。以汉唐舞为例,我的老师孙颖探索出激活壁画舞蹈形象的方法:挖掘、研究、体味历史文物和文献典籍,用舞蹈动作对文物进行艺术呈现和文化诠释。比如还原汉画像中舞者的姿态甚至表情,根据袖、巾、飘带、裙裾飘动的方向判断动势,通过合理想象、借鉴当代舞蹈语汇化静为动,让人物动起来。此外,汉唐古典舞还借鉴芭蕾舞训练方法,有意识地取其精华,从而形成一套能为当代观众所接受和喜爱的范式。

没有一成不变的范式,古典舞也是这样。作为北京舞蹈学院第一批汉唐舞专业学生,多年来我始终努力探索创新。除了《散乐图》,我还参与了另一部“荷花奖”参赛作品《富春》的编排。这部作品以唐代诗人吴融诗作《富春》为文学底本,融入《富春山居图》的书画韵味,勾勒出一幅层峦叠嶂、天低云轻、山水相连的诗意图景。编创过程中,我不仅以古画中的人物为动作依据,还在意象营造上,将浙江桐庐的地貌和古代山水画卷融为一体,借鉴古代舞俑妆容和仪态,使“神”与“形”高度统一,展现江南的婉约秀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当下的“文物热”“博物馆热”启发我用舞蹈让文物活起来,这也是我创作《俑》系列作品的初衷。现在,这一系列已推出3部作品,均以陶俑、画像砖、壁画等为创作依据,展现文物里的舞蹈之美。系列作品的自我突破是个难点,在第三部作品中,我将“仿古”与“时尚”相结合。比如应用现代几何图形和光影,构造舞美的科技感,或利用钢琴适合快板伴奏的特点,让舞蹈情绪更充沛。希望通过这些尝试,营造出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审美意蕴,用富有想象力的舞姿连通文物与观众,引发我们对美的共鸣。

近些年,我还有幸作为编导参与大型活动和重要演出的编排。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数百名可爱的小朋友手举“和平鸽”自由奔跑、快乐嬉戏。节目最后,一名小朋友好像迷路掉队,另一名小朋友赶紧跑去,把她带回队伍。这一点睛之笔成为网络热点话题,被称为“一鸽都不能少”,打动了无数观众。我们在编排舞蹈时,着力体现孩子们自由徜徉的状态,呈现主题歌《雪花》“万千你我,汇聚成一个家”的美好愿景。排练过程中,我发现小一点的孩子回来得比较慢,便灵机一动,设计了“大鸽子”拉回“小鸽子”的情节。

在宽广的时代舞台上,舞蹈不仅是传达审美的艺术形式,也是连通古今的文化载体。正如专家对汉唐古典舞的评价:越古典,越现代,古人与今人、艺术与生活彼此照见;越稚朴,越玲珑,生趣盎然,意涵深远。我将通过不懈努力,跳出传统之美,舞出时代旋律。

(作者:田湉,为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