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一种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某些肝脏病、胆囊病和血液病经常会引发黄疸的症状。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有关于黄疸主要的症状表现,希望能帮到你。
1.生理性黄疸表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白眼球(巩膜)和口腔黏膜发黄,有轻有重。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出生后4~6天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也有在两三天内黄疸即可消退的新生儿。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
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但父母也要注意密切观察。生理性黄疸一般都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
2.病理性黄疸表现
病理性黄疸可能发生在出生后24小时以内,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或黄疸进行性加重。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分升。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还会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现,比如核黄疸。发生时,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1.密切观察病情(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发展)。
2.保暖:体温维持在36~37℃,低体温影响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结合。
3.尽早喂养: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胎便排出。同时,有利于肠道建立正常菌群,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减轻肝脏负担。应耐心、细致喂养患儿,少量多次,保证患儿营养及热量摄入的需要。
4.处理感染灶: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脐部如有脓性分泌物,可用3%过氧化氢清洗局部后,涂以2%碘酊,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5.光照疗法:按光照疗法护理。
6.遵医嘱用药:给予补液和白蛋白治疗,调整液体速度,纠正酸中毒和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7.必要时候换血治疗。
新生儿溶血病:为较常见的病理性黄疸,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母亲为O型、丈夫为A或B型)而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红细胞大量破坏,造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汉族人以ABO血型不合溶血为主;而Rh血型不合溶血则病情较重,常引起胎儿宫内溶血,造成新生儿出生时即有严重的黄疸存在。
新生儿感染:如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肺炎等重症感染,可造成新生儿红细胞大量破坏,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如先天性胆总管狭窄或闭锁、先天性肛门闭锁等:由于胆汁或胎粪排泄障碍,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母乳性黄疸:与出生初期母乳喂养不足或纯母乳喂养有关。
猜你喜欢:
1.黄疸有什么病症
2.黄疸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3.什么是黄疸
4.黄疸指数是什么
5.黄疸有哪些分类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