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COUNTIF函数,各位小伙伴都知道它的含义是条件计数。但这个简单的计数函数,却可以引申出很多使用的场景与技巧。以下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关于Excel中COUNTIF函数的五种必学使用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资料图片)
1. 满足条件的计数
这是COUNTIF函数最基础的应用,对指定区域中符合指定条件的单元格计数。
1.1 C2公式【=COUNTIF(A2:A11,8)】,返回A2:A11区域中,等于8的单元格数量。
1.2 C3公式【=COUNTIF(A2:A11,"<0")】,返回A2:A11区域中,小于0的单元格数量。
1.3 C4公式【=COUNTIF(A2:A11,A2)】,返回A2:A11区域中,等于单元格A2的单元格数量。
1.4 C5公式【=COUNTIF(A2:A11,">="&A2)】,返回A2:A11区域中,大于等于单元格A2内容的单元格数量。(注意:在比较运算符“>=”和单元格引用“A2”之间,用文本连接符“&”进行连接。)
2. 比较两列的不同
第一种引申的场景,是组合IF函数,比较两列的不同,并提示不存在的数据,B2单元格公式为【=IF(COUNTIF($C$2:$C$5,A2)>=1,"","不存在")】。
案例中,通过COUNTIF函数统计C2:C5区域间等于A2值的个数,配合IF函数,当C列值不存在于A列中,提示不存在,从未判断出两列的不同。
3. 创建序号,多应用于建立辅助列
第二种引申的场景,是用于创建序号。案例中,我们统计的是相同地区的个数,B2单元格输入公式【=COUNTIF($A$2:A2,A2)】。
选择区域中,第二个A2使用了相对引用,在往下填充公式时,区域会不断延伸,达到动态区域统计地区个数的效果。
最后,C2单元格输入公式【=A2&B2】,为A2和B2的内容合并,多用于建立查找引用的辅助列。
4. 计算不重复值的个数
第三种引申的场景,是组合SUMPRODUCT函数,计算不重复值的个数,C2单元格公式为【=SUMPRODUCT(1/COUNTIF(A2:A11,A2:A11&""))】。
公式中【1/COUNTIF(A2:A11,A2:A11&"")】部分,使用了数组计算,作用是分别统计A2:A11单元格区域中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
在案例中,用1去除,即出现1次的元素返回1 ,出现2次的元素返回0.5,结果依次为:0.5;1;0.5;1;0.5;0.5;0.5;1;1;0.5。
同时,增加【&""】,如当A2:A11中出现空值时,也会统计为一个元素,而不会判断为空值,导致除法出错。
最后,通过SUMPRODUCT函数把数组返回结果相加,得到不重复值的个数为7。
5. 提取不重复名单
第四种引申的场景,是组合INDEX和MATCH函数,提取不重复名单,C2单元格公式为【{=INDEX(A:A,MATCH(,COUNTIF(C$1:C1,A$2:A$11),)+1)&""}】。
公式中【COUNTIF(C$1:C1,A$2:A$11)】部分,选择区域中,第二个C1使用了相对引用,在往下填充公式时,区域会不断延伸,达到动态区域统计姓名个数的效果。
此公式分别统计A$2:A$11单元格区域中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返回一个由0和1构成的数组,出现过结果为1,没出现结果为0。
利用MATCH函数,在COUNTIF函数返回的数组中查找第一个0的位置,也就是查找首次出现的数据所在的位置。由于标题行占了1行,所以在MATCH函数使用时,需要加上1。
再利用INDEX函数,以MATCH函数的计算结果作为索引值,提取A列对应位置上的数据。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