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刘茜 陈建强
“70后”冯立是地道的天津市杨柳青人,从幼时起,他就住在古老的窄巷中,看着运河岸边的杨柳依依、灰墙古道一天天长大。
古老的街巷、看起来有些破败的老宅,却是冯立最喜欢驻足的地方。站在老街中,岁月似乎静止,老宅的每一片砖瓦都在安静地诉说着百年的风雨飘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走进杨柳青老镇区,粉刷一新的白色围墙内是一座座老宅和民房,房屋上的精美石刻和门上斑驳的年画,记录着岁月的痕迹。“这些老宅中‘藏’着杨柳青的文化和历史。”冯立说。
“杨柳青镇的发展与运河的兴盛息息相关。明永乐十三年,京杭大运河正式通航。随着漕运的发展,天津逐渐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那时,杨柳青镇有‘北方小苏杭’之称。”冯立现在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指挥部文史组副组长,杨柳青的每一条街巷,每一座老宅,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是最好的“导游”。
1992年,杨柳青蓆市大街遗址被发现,面积约1000平方米。据《西青区志》等资料记载,考古发现了包括金、元、明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陶器、瓷器残片和墓砖、度量衡用具。
蓆市大街遗址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史料记载,证明了杨柳青自金代就是大运河上的重要节点。
明清时,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南北贯通,杨柳青成为连接南北的重要漕运码头,杨柳青进入繁盛阶段,彼时的杨柳青十里长堤,杨柳依依,商贾如云,景色秀美,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象。
置身古老的街巷中,记者发现这里的房屋并不是南北朝向。冯立解释:“杨柳青建筑顺河而建,所有房屋的方向都垂直于运河。运河南边多为农田,北边是商业和民宅,房屋沿着运河蜿蜒曲折,临河的一面是门,方便接收船只运来的货物,船户、农民、商人和杨柳青年画经营者是当时杨柳青的主要人群。”
对比清道光年间的《津门保甲图》,杨柳青的格局从清朝至20世纪90年代基本未曾改变。时光荏苒,古镇几经改造,但部分老宅被保护下来,老宅的年代感和现代化的建筑融合成多元化的杨柳青。
老镇区的白色围墙外,施工车辆往来穿梭,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元宝岛)一期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
从施工现场的项目规划图上可以清晰看到,大运河自西向东流经杨柳青镇,在古镇的西南方流入时,分成两支,一支一直向东;另一支向北流出,在古镇里蜿蜒流淌成M形,再从东南方流出,并与第一支汇合,继续东流。从高空俯视,运河在古镇中画了一个“元宝”,使这里成为大运河的“聚宝之岛”。
“过去古运河遭到了破坏,十几年前被修复。现在,它被保护起来成为景区。”记者偶遇杨柳青十六街村90后小伙陈晨,他热情地介绍,“我们这地儿,叫‘元宝岛’,多吉利!”
冯立说:“杨柳青年画与大运河带来的江南雕版技术和画家密切相关,又通过大运河传播到全国各地。一些杨柳青镇房屋建筑的风格,与南方如出一辙,其中八字门、瓦当结构等建筑元素,在京津冀甚至华北地区都是非常罕见的。大运河上,南来北往的诗人给杨柳青留下诸多诗篇。目前我们已经收集整理到元明清三代涉及杨柳青的古诗词1200多首,其中不乏吴承恩、孔尚任等名人的诗作。”
“我觉得政府做的一个特别高瞻远瞩的决定,就是停拆止损,保留旧镇区所有原民居。2020年,我曾骑自行车挨家挨户地数了一遍旧镇区的房子,包括明清、民国时代的老建筑,还有整整90所。它们不仅是对每个杨柳青人乡情乡愁的情感呼应,也是见证历史的活化石。”冯立说。
古今结合,选择性修复胡同大院和文化地标,才能更好地重现运河古风古韵。天津市相关部门最终确定大运河及杨柳青古镇周边按照“再活化、再组织、再开发”的发展思路,保留老宅子,按照“城市针灸术”理念进行历史人文修复,打造古朴古韵的运河风貌。
施工单位的负责人介绍,作为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核心区,元宝岛一期项目占地面积约54公顷,西北侧将打造历史文化名镇片区,以城市更新的方式对现有民居和胡同路网进行提升改造,引入民宿、文创等文化旅游业态;在项目东南侧,规划建设文化小镇,主要以大运河研学教育及文化创意为主。元宝岛一期项目将在今年年底完成。
从设计效果图上看,改造后的运河和杨柳青古镇,形似复原的清明上河图。年画中表达的美好生活正在成为现实,“家家能点染,户户擅丹青”的杨柳青镇正在走入画卷。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10日 13版)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