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位于人体的表面,是人体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部分,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有关于皮肤美容知识,欢迎借鉴参考。
皮肤的组织结构
(资料图)
皮肤可分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其厚度随年龄、性别和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平均厚度为1~4mm,以背部、颈部、手掌及足底最厚,面部、上眼睑等最薄。女性较男性、小儿较成人的皮肤薄些,而且柔软、较红润光泽,青年人的皮肤较细腻滑嫩、富有弹性,显得健壮。
皮肤表面形成许多纤细、纵横交错的皮纹。手掌、足底、面部、四肢关节及皱褶等处皮纹明显,特别在手指末端掌侧面的皮纹整齐而规则,称指纹。指纹的形状因人而异,且终生不变,在法医学和医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人体皮肤除指纹外,皮纹还具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即张力线(皮肤切线)。这些张力线在每个人体上的形状大同小异,它们与真皮内结缔组织的纤维束排列方向及真皮层向表皮隆突的方向基本一致,它们标明了皮肤弹性张力的方向。因此,在美容手术时,皮肤切口应与张力线平行,这样既可使切口宽度不致过大,促进伤口愈合,而且还可使伤口愈合后皮肤不留下明显瘢痕。
表皮
表皮(epidermis)是皮肤的浅层,由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从基底到表面可分为五层。
1.基底层(stratum basale)位于表皮的最深层,借基底膜与深面的真皮相连。基底层是一层柱状细胞,胞质中常含有黑素颗粒。细胞间散在黑素细胞,这种细胞能产生黑素颗粒,黑素颗粒是由体内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残质体在此类细胞中形成的一种色素。黑素颗粒的多少、大小及类型决定着皮肤颜色的差异。黑素细胞的密度随部位的不同而各异,面部密度最高,约每平方米有2000个黑素细胞;躯干最低,每平方米有800个黑素细胞。黑素细胞感光性很强,也称感光细胞。黑素也能吸收和散射紫外线,可使深层组织免受紫外线辐射的损害,而日光照射可促进黑素的生成。当黑素细胞被破坏或其功能异常时,皮肤丧失黑素,可出现白癜风、白化病等色素减退或脱失的皮肤病;若黑素细胞受刺激,功能亢进而黑素增多时,则出现黄褐斑等皮肤色素沉着。
基底层又称生发层,此层细胞具有分裂繁殖能力,其分裂比较活跃,不断产生新细胞并向浅层推移,以补充衰老脱落的角质细胞。正常表皮生发层的DNA合成时间平均为16h,约每19d分裂1次。在正常人皮肤中,一旦细胞形成后,它从基底层向颗粒层表面移动所需时间可能在26~42d之间,通过正常角质层的角质细胞约需14d。这样,整个表皮更新时间是59~75d。基底层与真皮的交界面呈波浪形,它们之间有一层通透性的膜,称基底膜,基底膜内含有类前胶原分子。在电镜下,可将基膜分为三层,即透明板、基板和网板。由于表皮无血管,因此,营养物及代谢产物等通过基膜进行交换。当某些因素损伤基膜时,炎症细胞、肿瘤细胞及抗体等可通过此膜。如果透明板和基板中或其下出现病变,则临床上表现为多种大疱性皮肤病,有的愈后可形成明显的瘢痕,同时表皮内色素进入真皮,可留下色素沉着,影响美容。
2.棘层(stratum spinosum)位于基底层的浅面,由4~10层多边形细胞组成。棘细胞亦有分裂的能力,参与创伤愈合。
3.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位于棘层的浅面,由2~3层梭形细胞组成,胞质内含透明角质颗粒。代表表皮的角质生成带,其中核及其他细胞器准备溶解。
4.透明层(stratum spinosum)在厚的表皮内,特别是手掌和足底,此层较明显,它位于颗粒层的浅面,由2~3层扁平无核的细胞组成。它在黏合小体中,具有丰富的磷脂蛋白。
5.角质层(stratum comeum)位于表皮的最浅层,由几层或几十层扁平无核的角质细胞组成。细胞互相交错、重叠,呈平板状。形成一个完整的半通透膜,其深面的细胞相互致密连接,最表面的细胞彼此连接不牢,逐渐脱落,即为日常所称的皮屑。
真皮
真皮(dermis)位于表皮的深面,主要由纤维母细胞及其产生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及基质组成。真皮组织的胶原是血管、淋巴管、神经、皮肤附属器的支架。真皮组织是皮肤代谢和物质交换的场地。身体各部位真皮的厚薄不等,一般厚约1~2mm。真皮分为ru头层和网状层。ru头层(papillary layer)位于浅面,它的胶原纤维较细而稀疏,向真皮各个方向分布;网状层(reticular layer)位于深面,它的胶原纤维粗而密成束状与皮纹平行排列。胶原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使皮肤具有一定的伸展性;弹力纤维在真皮乳头层与表皮表面呈垂直排列,拉长延伸后可恢复原状,使皮肤具有弹性。网状纤维是未成熟的胶原纤维,在有活跃的纤维母细胞的病理情况下增多。纤维组织过度增生,形成瘢痕;纤维组织减少,皮肤萎缩、变薄。
基质由无定形的物质如黏多糖、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以及水、电解质组成。这些物质为纤维组织、皮肤附属器,提供物质基础。对保持皮肤水分、润泽、弹性,防止皮肤老化及对组织的修复都起着重要作用。
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hypodermis)也叫浅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皮下组织将皮肤与深部的组织连接在一起,并使皮肤有一定的可动性。皮下组织的厚度随个体、年龄、性别、营养及部位而有较大的差别。腹部皮下组织中脂肪组织丰富,厚可达3cm以上,眼睑等部位皮下组织最薄,不含脂肪组织。皮下组织是热的绝缘体及储藏热能的仓库,尚可缓冲外来的冲击。适度的皮下脂肪可使人显得健康,皮肤细腻柔嫩,红润光泽,富有弹性,显示出人体美的质感与动感。
一般青年人,真皮内含水及血液丰富,皮下脂肪含量适中,使得皮肤红润光泽、嫩润而富有弹性;一般老年人真皮内含水及血液相对较少,皮下组织相对较少,使得皮肤苍白干燥,萎缩多皱而弹性降低。
皮肤的生理功能
(一)保护功能
皮肤覆盖在体表,柔软而有弹性,既防止体内水分、电解质及其他物质的丢失和渗透,又能防止外界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的侵袭,阻止外界物质的入侵。表皮各层坚韧而致密相连,构成了屏障保护的基础。特别是角质层细胞干硬,胞质充满角蛋白,细胞膜增厚,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从棘层到角质层的细胞间隙内充满脂质,构成阻止物质出入的屏障。因此,表皮能抗酸、抗碱、耐摩擦,也能阻挡异物和病原体侵入,并能防止组织液丢失。研究表明,在常温下,每天24h内通过皮肤弥散丢失水量约400ml,若角质层丧失水分丢失可增加10倍或更多。此外,真皮中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及网状纤维相互交织成网,使皮肤具有弹性和韧性,能抗牵拉和挤压。在皮肤表面一层乳状皮脂膜,使皮肤呈弱酸性,pH为4.5~7.0,能抑制细菌和真菌繁殖,并有护肤、阻止体液丢失的作用。皮肤内黑素细胞产生的黑素能吸收紫外线,从而避免紫外线射入体内造成伤害。
(二)分泌功能和排泄功能
皮肤能分泌汗液和排泄皮脂,这主要是通过汗腺和皮脂腺进行的。人体有小汗腺200万~500万个。一般来说,当气温升高时,出汗增多,以带走体内的多余热量,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而大汗腺在人类已退化,仅局限于部分有毛存在处,与体温调节无关。汗液中主要含有水分,约占99%~99.5%,还含有少量氯化钠、氯化钾、尿素和乳酸等固体成分,约占0.5%~1%。汗液的成分与尿液比较相似,因此,皮肤能辅助肾脏工作,有“第二肾脏”的美称。有些药物也通过汗液而排泄,如磺胺类、巴比妥类、奎蘑氨基比林以及铅等。汗腺受自主性(植物性)神经支配,汗液的分泌与体温、气温、衣着的多少、肌肉运动以及精神因素均有较密切的关系。汗液不仅有散热作用、排泄作用,而且还有角质柔化作用、酸化作用以及脂类乳化作用。
皮肤表面的皮脂绝大部分是皮脂腺分泌的,少部分由表皮细胞角化过程中形成。皮脂的成分主要有脂肪酸、甘油酯类、蜡类、固醇类、角鲨烯、角鲨烷及液体石蜡等。皮脂与表皮细胞的水分和外界水分形成乳剂,成为皮面膜,使皮肤柔软、润泽,防止干裂,使毛发润滑,防止毛发枯槁、断裂,给皮肤、头发赋予美感。皮脂排泄的调节受两种力量的影响,一是皮脂腺压力,二是排泄在皮面上的黏稠皮脂的对抗力。当皮面的脂质被除去后,皮脂很快排泄出来,当表面的脂质达到某种厚度时,排泄速度减慢,甚至停止排泄。每天全身一天约有2g皮脂被排泄出来。皮脂腺的活动受年龄、性别、人种、气温以及激素等因素的影响,它是睾酮的靶器官,雄性激素可促使皮脂腺增生肥大,因而,新生儿及青春期的男女青年人皮脂腺功能活跃,易发生痤疮。女性绝经期后和男性70岁后分泌减少。
(三)吸收功能
人体皮肤对于水分及脂溶性物质具有一定的吸收功能。脂溶性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睾酮、黄体酮、雌激素及多数皮质激素制剂、油脂类(如羊毛脂、凡士林、植物油及液体石蜡、重金属及其盐类、无机酸等均可被皮肤不同程度地吸收。皮肤的厚薄、干湿状态以及充血的程度可以影响吸收的过程。例如,外用药物涂搽足趾之间及腋窝等皮肤嫩薄而多汗的部位,就比涂在角质层很厚的足底吸收得多。一般美容化妆品能渗透皮肤以达到防病、抗衰老、抗皱健美、防癌及护肤的目的,但臆免使用对人体及皮肤有害的化妆品(如含汞、铅的化妆品)。完整的皮肤有强大的屏障作用,吸收功能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一些分子较大的物质不能通鬼皮面吸收,因此一些营养性化妆品,其效果是可疑的。
(四)感觉功能
皮肤内有触觉、冷觉、温觉和痛觉等感受器,它们能接受外来的各种刺激,引起相应的神经反射,维护身体的健康。人体皮肤的各个部位感觉敏感程度差别较大,指端、嘴唇、外隐等处感觉灵敏,而臀部感觉相对迟钝。新生儿、婴儿的冷觉和温觉较**反应迟钝,因此,护理时要注意避免受凉或过热。此外,皮肤还具有干湿、软硬、平滑、粗糙等复合感觉。
(五)体温调节功能
人的正常体温恒定在37℃左右,为了保持正常的体温,皮肤起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当体温上升时,人体除通过肺呼吸以及大小便散热外,主要是靠皮肤散热。皮肤散热主要通过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流经皮肤的血量增多,同时,汗液分泌增多,使散热增加。防止体温低下则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减慢、流经皮肤的血量减少,汗液分泌减少,使散热减少。通过皮肤的散热方式主要有辐射、对流、蒸发和传导。当皮肤病引起全身广泛性充血性红斑或红皮病时,因浅表血管扩张,蒸发性散热明显增加,可达正常值的10倍。因此,应注意保温,避免受凉,同时要增加食物供给,以保持体温平衡。
(六)再生功能
皮肤的再生功能很强,如手术切口一般在手术后数天即能够愈合。又比如,皮肤烧伤仅仅伤及表皮浅层时,可由创面附近的正常皮肤或残存于深面的生发层细胞分裂繁殖,予以修复,不留瘢痕;若伤及真皮深部或皮下组织时,则由深部结缔组织修复,形成瘢痕。
(七)其他功能
皮肤参与整个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以维持机体内外的生理动态平衡。皮肤以葡萄糖或脂肪作为能源物质,通过有氧或无氧分解两种途径获得能量。皮肤含葡萄糖的量为3.3~4.5mmol/L,相当于血糖的2/3左右。在患糖尿病时,皮肤糖含量可更高,使皮肤容易遭受真菌和细菌的感染。皮肤参与蛋白质、脂类以及水电解质的代谢,某些酶类如激肽释放酶在炎症性皮肤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脂类代谢产生皮面脂质和必需脂肪酸等,使用必需脂肪酸可改善湿疹患者的皮损,可也使红斑鳞屑皮疹明显好转。皮肤是人体内主要贮水库之一,大部分水分贮存在真皮内,其含水量占全身的18%~20%,电解质则主要贮存在皮下组织内,皮肤中很少。皮肤还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早在16世纪,我国就用天花浆痘作预防接种,许多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变态反应的观察以及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性皮肤试验,药物过敏试验等,都是通过皮肤进行的。此外,皮肤还是一个表情的器官,面部表情肌收缩舒张牵动皮肤产生各种表情,因此,面部皮肤的健美对于表情尤为重要。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